-
-
字大
-
字小
按照盟委、行署和锡盟交通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和安排,锡盟交通局物流考察组于2007年1月10日—19日赴江西省高安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学习考察了区内外交通物流业发展情况,对发展锡盟交通运输物流业进行了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江西省高安市是全国汽运业四强县(市)之一,处于江西省东北方向连“昌九”(昌九工业走廊),东南方向接“京九”(京九铁路)的重要交通位置。
依托当地汽车运输业发达的产业优势,该市交通物流业突破当地货源仅能满足20%用车的制约,采取增加运输车辆,提高车辆吨位,跟进货源,设立信息部的方式搭建物流平台,呈现以高安市汽车汽运城为中心,拥有11家货运公司、1万余辆大型货车(50吨位),辐射全国各地1000多家信息部的显著特征。
(二)巴彦淖尔市巴运临河物流园区隶属于巴彦淖尔运输公司,2003年底,巴彦淖尔运输公司转制,当时员工1000多名,客车400余辆,在仅仅依靠每年收取的管理费无法保障员工生活的情况下,该公司及时整合已经放开的货运市场,采取把车辆卖给司机作为股份,公司与车主各负责50%贷款,增加新车型和带动零散货运创办货运公司的方式培育交通物流业,在当地市委、市政府和交通局、发改委、商务局的支持下, 2006年11月18日,建成巴彦淖尔市巴运临河物流园区并正式投入使用。该物流园区凸现信息交易和货物配送两大功能,辅助实现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修理和配件销售、停车理货、综合服务等。
二、主要经验和启示
(一)围绕当地经济发展战略,把握公路运输这个重点,打造一支以车辆为主、随时出击的公路运输队伍,抢占物流业发展的制高点。
高安市交通物流的突出特点是“两多一少”:车辆多,信息部多,本地货源少。正是在本地货源少的情况下,高安市依托当地良好的交通条件(新建的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20国道横穿境内50公里,6条省道在市内联结成网)、发达的汽车运输业及煤炭、石英石、花岗石、瓷土、碳酸岩等丰富的可开发矿产资源优势,牢牢把握公路运输这个重点,集中社会上的闲散车辆组建物流企业运输队伍,配备与货源市场相符合的车型,采取公司与个人各出一半资金,一定时期内车辆归个人,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的信息部,随时出车的做法,打造了一支从事汽车运输10万余人,以车辆为主,能够随时出击的运输队伍,为巩固货主、促进规模经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在汽运城设立货物运输纠纷调解中心,建立货物运输诚信通道,有效保证了货物运输队伍的稳定。
(二)集聚有车辆的企业或者能够使没有车辆需要运输的企业入驻物流园区,是发展物流业的关键。
巴运临河物流园区拥有95间信息部,仓储配送占地15000平方米,汽车修理和配件销售占地55000平方米,正式投入使用以来,采取免收货车停车费、信息部冬季取暖费,减半收取租金的方式,吸引了大批社会车辆的入驻,同时带动了货运公司、信息部及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修理和配件销售门点的加盟,有效拉动了规模企业的运输需求。高安市汽运城入驻506户涉及到与汽车相关的经营业户,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经营业户年税金达2000万元。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来看,能够使没有车辆、需要运输的企业入驻也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引导车辆或企业入驻的办法要有吸引力,能够完全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
巴彦淖尔市政府在巴运临河物流园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方面给予了优惠,通过在规划用地、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减轻了企业初期投资负担。高安市汽运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对入驻的经营业户涉及到的有关市场准入、税收、价格、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实现了车辆及相关行业的全部入驻。
三、锡盟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业的思考
“十一五”时期,全盟经济建设将重点做大做强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预计到2010年,形成年产煤炭1亿吨、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煤化工产品500万吨、金属冶炼产品50万吨的生产规模。同时,肉、乳、马铃薯、蔬菜的加工、配送和水泥、花岗岩板材、粉煤灰混合砌块等工业产品需求也将大幅增长。据数字显示,我盟每年平均有4450万吨煤需要销售,而在煤炭总量中自用和就近转化的占总量的45%,长途外运的占总量的55%,外运煤炭通过火车运输的仅占外运总量约15%-20%左右,80%的煤炭需要公路运输来满足销售市场需求,矿产产品将全部通过公路汽车完成运输。2007年盟委扩大会议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和生活的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围绕煤炭等矿产品外运,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建设物流园区,组建、引进较大规模的运输企业集团,做大做强交通运输业,带动物流业快速发展。”按照这一要求,借鉴区内外交通物流业发展经验,现就如何发展我盟交通运输物流业,思考如下:
(一)科学规划全盟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布局。以锡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盟委、行署提出的依托“二市五镇”,以重大项目带动重要基地建设、以重要基地建设带动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发展战略,重点构建“三个核心枢纽园区”和“五大节点基地”,在交通服务职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推动锡盟物流业的发展。
“三个核心枢纽园区”:一是在锡林浩特市南出口新建一个集运输、仓储、配送、交通运输信息调度系统、汽车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综合运输物流园区;二是在二连浩特口岸开发区构建一个集运输、仓储、配送、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汽车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运输物流园区。三是在白音华煤矿工业区构建一个集运输、仓储、配载、运输信息调度系统、汽车维修、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运输物流园区。
五大节点基地:依托我盟不同地区各类资源能源产业基地优势,把上都、多伦淖尔、乌里雅斯太、巴音呼硕、桑根达来五镇作为交通物流节点基地,重点解决基地的路、站场和运输承载能力,对其运输资源、运输方式、运输设备进行有效整合配置,形成内承外输的交通物流运输节点网络体系。
(二)整合运输资源,培育一支交通运输物流专业队伍。按照政府支持、行业指导、企业示范、龙头拉动、整合提升的基本原则,以扶持为基础、以整合为重点、以引进为突破口。一是整合现有货运企业、货运配载业户、信息配载业户的经营项目,改造传统经营模式,在园区和基地建立公共货运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网络收集、发布各种货运和交易信息,实现交通运输资源共享、信息公用、数据互通的网络信息服务,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建立GPS监管系统,对参与物流的运输车辆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运输信誉和运输安全。二是在盟内选择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信誉较好的物流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鼓励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我盟物流业内服务功能齐全、辐射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并以此来带动锡盟地区物流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我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转化。如内蒙古安快物流集团锡盟分公司,是锡盟地区最大的集仓储、理货、配送和信息于一体,以零担、铁路行包、企业物流、物流信息为主要业务的运输物流公司。服务范围以盟内为主,辐射周边旗县。运输车辆多采用本地合同车为运输对象。年运输、配送能力200万吨。该企业规模、经营管理及人员素质,已具备打造锡盟物流品牌形象的良好基础。三是充分运用国家支持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自治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对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的建设和入驻园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业户有关涉及市场准入、税收、价格、土地等方面完全享受自治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规定”(内政发〔2004〕48号)和“非公有制经济16条实施意见”(内政发〔2006〕31号)的有关优惠政策。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区外资金、设备、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起点高、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运输企业、货代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育2—3个具有竞争实力,带动作用强的专业化、规模化交通运输物流龙头企业。
(三)加快物流运输平台建设步伐。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以货运站场为载体,以运输承载能力为保障,一是全面推进全盟公路“三横五纵一出口”和铁路“两横六纵”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形成物流园区、资源基地、配送中心与国省公路铁路就近连接,畅通外运通道。二是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交通枢纽客货运站场建设项目,把货运站场建设与公路、铁路网建设、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完善功能,为交通运输物流提供有效保障,逐渐形成公路、铁路联合运输的综合运输体系。三是发挥公铁联运综合功能,大力发展联合运输、集装箱运输、大件运输、特种运输,努力实现运输承载能力对物流运输的需要。
(四)转变服务理念,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改善服务环境。对企业登记、税(规)收征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部门的服务职能,简化物流项目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意识,消除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保护,为物流经营企业提供“一厅式”全程便捷服务。
(五)建议政府考虑组织制定出台锡盟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政府导向政策、市场开放政策、物流企业发展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用地政策、规费缴纳政策等。其中:
建设用地方面:建议按工业用地规定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或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享受免征土地出让金和免征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政策;政府收取的征地补偿费按先征后返的方式,将返回的征地补偿费专项用于煤炭园区(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对征地补偿费实行分期交纳,逐步收取的方式。
建设资金方面:一是政府投资,从培育现代物流业发展和改善锡盟投资环境的目标出发,由政府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投向园区和基地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二是信贷资金。通过银行的低息或贴息贷款争取资金。三是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通过项目招商引资解决建设资金。四是发挥行业主动性,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货运站场和交通枢纽站场建设项目。
货源方面:发展我盟物流业将主要依托煤炭和矿产资源优势,离开这类资源优势,物流园区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建议通过政府协调建立煤炭生产企业、煤炭需求方和物流企业之间产、供、销、运经营活动链,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保证各方权益。另一方面建议政府协调税务部门将税票统一到物流园区管理代开,托运方企业结算只认可园区机构开据的税票,从根本上杜绝买卖货源和乱开税票问题。
管理方面:建议尽快成立锡林郭勒盟运输物流协调服务机构,明确物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政府领导下的主管部门负总责,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解决目前物流业管理部门多、协调困难、效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