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旬以来,我盟境内冷空气活动频繁,部分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个别地区出现山洪灾害,盟内干线公路和农村牧区公路发生不同程度水毁。期间,盟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及时修复水毁路段,确保了公路畅通。
一、汛期公路水毁及保通情况
截至7月25日,盟内11条国省干线、2条边防公路和多条农村公路发生不同程度水毁,个别路段水毁较严重。受灾总体情况为:水毁点多,大部分旗县市公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灾害,部分公路路面过水,个别桥涵受损、部分路基边坡和防护设施坍塌。其中:7月2日二连、东苏、阿旗境内突降暴雨,致使省道101线、309线出现水毁;7月7日西乌旗突降暴雨造成省道204线、307线部分路段水毁;7月19、20日二连、锡市、蓝旗、太旗等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锡张高速、丹锡高速、国道207线208线等公路部分路段水毁;7月24日下午省道307线锡市至毛登段出现山洪,致使省道307旧线路面过水,路基边坡水毁。
灾情发生后,盟交通运输局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及时出动人员和机械,第一时间到达水毁现场进行抢修,同时开设便道,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过往车辆绕行通过,截至目前未出现长时间交通阻断事件。入汛以来,交通部门已累计修复水毁路基15964立米、坍塌方25855立方米,修复沥青路面730平米、水泥路面525平米、砂石路面15670平米,修复局部毁损桥梁2座、涵洞3道,修复护坡2708平米,投入抗灾资金330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根据今年全盟防汛抗洪工作实际需求,及时调整盟交通运输系统防汛抗洪应急组织机构成员,严格落实汛期安全责任制,确保全盟公路安全度汛。各旗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直有关单位、各项目办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高等级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管理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切实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确保防汛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岗到人。
(二)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队伍。一是完善《锡林郭勒盟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锡盟干线公路自然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锡盟交通运输系统防汛抗洪应急预案》,明确和细化公路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处置流程,着力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及时抢通受阻路段,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盟各旗县市(区)均成立防汛抢险应急保障大队,并组织适当规模的防汛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抢险能力和水平,抢险应急保障大队所有成员始终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无条件服从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调度,确保出现汛情时能够及时到位。
(三)加强汛期安全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按照盟委行署、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和自治区公路局关于切实加强汛期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指示精神,印发了《锡盟交通运输局关于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开展汛期公路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由盟公路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组成两个检查组对全盟汛期公路安全生产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各单位防汛工作安排落实情况、防汛组织机构设立和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应急队伍建设与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汛期领导带班制度及24小时值班制度执行情况、汛期公路巡查和灾害易发路段安全防范等情况。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落实,确保辖区道路汛期安全畅通。
(四)落实防汛物资,防患于未然。一是对防汛所需的抢险物资、机械设备和机具等进行逐项落实。二是做好汛前应急抢险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机械处于完好状态。同时准备充足的编织袋、木桩、砂石料等抢险物资,确保抢险时能够随时投入使用、及时抢通。三是在过水路面和其他易发生水毁及次生灾害路段,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醒过往司乘人员安全通行。
(五)加强公路巡查,及时排险除患。一是坚持“三雨”上路,坚持24小时巡路制度,加大汛期公路巡查频率,及时掌握道路通行状况。二是对公路桥梁、涵洞、下穿通道及公路排水设施和易发生水毁路段进行详细检查,及时疏通排水设施,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六)加强公路建设项目防汛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一是要求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完善安全度汛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施工工地汛期安全隐患排查,要求所有在建公路都要达到当地设防标准。二是严禁在河床、沟槽中停放机械设备、堆放建筑材料以及居住施工人员,对于桥涵施工的临时支撑设施要进行加固,对临时排水设施等要及时进行疏通,以满足泄洪要求。三是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保证在建公路工程项目安全实施。
(七)加强对客运企业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指导。一是组织客运公司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加强宣传和信息沟通,深入开展汛期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提示雨天行 车注意事项,及时掌握最新气象信息及道路状况,提醒驾驶人员选择安全行车线路,确保行车安全。
(八)加强应急值班、部门联动和信息发布工作。一是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值班人员必须在岗在位,认真做好防汛值班记录,确保一旦发生汛情(灾情)能及时传达。二是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加强与地方气象、应急办等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最新气象和汛情信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天气灾害对公路交通运输产生的不利影响,在第一时间开展抗洪抢险救援。三是认真做好路况信息的上报下传和出行信息服务工作,借助锡盟电视、广播、锡盟公路官方网站、“锡盟公路”微信公众号、锡林郭勒日报以及公路沿线LED显示屏等多种平台及时向广大司乘人员发布路况信息,让广大出行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全盟干线公路通行状况,合理选择出行路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汛期抢险救灾情况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对汛期安全的重视度不够,安全出行的认识不高,甚至存在侥幸心理,个别货车和私家车辆冒险通过涉水路面。二是抢修公路水毁路肩及路基砂石料用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但所需石料无法就近获取,只能依靠日常储备,远距离拉运,影响抗灾时效。三是专项资金紧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总结经验,充实力量。总结入夏以来防汛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全力补充储备防汛应急物资,充实应急抢险队伍人员及机械力量,开展跨区域防汛应急演练;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为抢险救灾就近提供料场,有效提升应急处置水平与效率。
(二)严格检查,消除隐患。结合近期交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同步开展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单位自查,以公路基础设施和道路运输及海事安全为重点,认真查找隐患并加以整改。
(三)加强值守,确保畅通
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始终保持通讯畅通,全面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获取气象和汛情动态信息,提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盟公路安全畅通,人民群众安全出行。